首页

舔女王高跟鞋图片

时间:2025-05-24 05:11:12 作者:新疆阿拉尔:“小麦+棉花”新套种模式助力“一地多收” 浏览量:70152

  原标题:

  海南非遗加强活态传承、文旅融合、创新发展——

  焕发新活力 非遗正青春

  海南日报记者刘晓惠

  许钰听不懂海南话,但坐在一个放映琼剧的小剧场里,她专注地听了30多分钟。

  5月2日,位于海口骑楼老街的海口非遗文化展示馆,海南日报记者遇到了这位来自浙江的游客。作为一名“90后”戏剧工作者,许钰对传统戏曲情有独钟,她曾在一次戏剧活动上听过琼剧,这次来到琼剧故乡,熟悉的腔调、经典的旋律,再次拨动她的心弦。

  展示馆外,另一场流动着的非遗展览正在同步进行。当天下午,“向海而歌·奇幻巡游季”“五一”假日海口旅游体验活动在海口骑楼老街举行,关公信俗、海口盅盘舞、海南八音、公仔戏等非遗技艺现场轮番上演,与观众花式互动。骑楼老街上,传统民俗与潮流艺术的混搭,打破了文化的“次元壁”,为非遗添了一抹青春的亮色。

  非遗只有“近人”,才能更“迷人”,只有紧密地连接现代生活,才能绽放更大的光彩。近年来,不少年轻的创业者在非遗的活化传承中找到了新商机,让非遗有了更平易近人的新表达。

  “这款印着黎锦图案的海南小西饼不错,我们多带几罐回去。”在海口水巷口海边宽宽伴手礼店,包装上有着非遗元素的食品引起了游客李旭霖的注意。

  海边宽宽伴手礼店销售员郭治江介绍,这款商品的包装不仅在图案上引用了黎锦图腾,在样式上也融入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中“纺”的特点,顾客在打开包装时可以感受到经纬交织的织锦感。

  一个包装的巧思,为非遗与现代生活找到了接洽点。这样的接洽点,不仅落脚在商品包装上,在文旅融合中更是随处可见。

  假期里,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八方游客来到这欣赏雨林风光,体验海南非遗。

  该景区依托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等10多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建成9个非遗主题展馆,并打造《槟榔·古韵》大型实景演出,实现非遗项目与演艺节目的互通互融。

  在非遗主题展馆无纺馆前,黎锦非遗传承人精湛的织锦技艺吸引了众多游客,促进了非遗传承与文旅产业的互利共赢。

  近日,2023“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公示了30位提名候选人名单,来自五指山市的国家级非遗项目黎族服饰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陈孟丽位列其中,也是海南唯一提名的候选人。

  这位“90后”黎家女孩在10年前回乡创业,创造了自己的黎锦品牌,让黎锦从博物馆走向了生活。

  “现在我身边有越来越多年轻人投身到黎锦或其他的非遗相关行业中,一起来推动非遗的创新性发展。”陈孟丽说,如今海南非遗正焕发青春,不仅是商品形态的青春、人才队伍的青春,也是产业业态的青春、整体发展的青春。

  (海南日报)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东盟—中日韩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圆桌对话会举行

What is striking about China is, first of all, its significant ethnic diversity, he remarked in an exclusive interview with China News Network, noting that the Chinese nation’s diversity in unity reflects greater tolerance compared to a single-ethnicity nation-state. (By Huang Fang, Shangguan Yun)

“能量舱”虚假宣传“包治百病” “加盟局”更坑人!

班玛更珠,又名严永山,藏族,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2008年入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藏学》杂志社,担任《中国藏学》汉文版编辑。2012年,调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从事西藏历史和藏族文化研究工作。先后参与完成《西藏通史》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多次承担社会调研和涉藏外宣工作,在国内相关学术期刊上用藏、汉双语单独发表学术论文、译文、综述、文章近百篇。

“盯”上教练沟通用语 多家驾校推广“夸夸语录”培训获双向好评

随着3家企业的撤单,今年已经有55家企业IPO终止。澎湃新闻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1月共有35家企业IPO终止,去年1月(正值春节假期)共有25家IPO终止;2月共有20家企业IPO终止,去年同期水平为22家。

广东广州:云萝植物园开园迎客

按照统筹规划、分期实施原则,“朝外UIC”拟分三期实施,计划于2028年全部完成。其中,一期聚焦公共空间改造和部分自持项目升级,二期聚焦以公共空间提升激活产商业存量,三期聚焦芳草地西街升级改造。

湖南郴州八面山乡断路断电断网 首批85名被困群众已安全转移

近日,记者走进河南三门峡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一场中式“爵士乐”——陕州锣鼓书正在上演,但见一支配合默契的老年“爵士乐队”敲着锣鼓、拉着二胡,引得现场观众阵阵欢呼。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